2025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开放)
安徽
请选择科目
2016吉林省考于10月22号结束,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于11月27号也落下帷幕,很多考生考试之后和中公教育的老师交流发现,行测五大专项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确实是能够拉开分差的一部分。首先这部分题量所占比重较大,吉林省考中甲级乙级的试卷中大概30—35道题左右,几乎占据整张试卷三分之一的题量,在国考试卷中占据20道题的题量。其次题目文字阅读量大,有些同学学的好一些的能达到80%的准确率,相比之下学的不好的同学的准确率有的只有50%。中公教育行测专家建议备考2017年省考的考生,平时就需要多在言语理解这部分多下功夫,保证准确率的同时也注意练习做题速度。和很多考生交流过,言语题目中最头疼的就是主旨观点题,尤其是一些题目要不要进一步的推断让很多考生很纠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主旨观点题“推与不推”的神秘面纱。
1.从文体出发,不同文体的主旨观点围绕的点是不同的。
一般说明文会问绕它的说明对象来谈,议论文围绕观点,故事讲述类围绕一个道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道理是一个做法型的选项,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2.选项的观点可分为显性观点和隐性观点
显性观点:说明文、议论文
隐性观点:故事讲述哲理型、议论文
3.议论文较为特殊,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所以需要加以区分
一般隐性主旨的文段需要在原文基础上进一步去推断,显性主旨的文段不需要推断,选取原文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文段主旨。
(1)显性主旨:能够用结构两分法做题的文段结构比较分明的一般为显性观点,例如因果结构、转折结构、总分结构等。
输入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
安徽
请选择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