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审题立意训练及高分范文

2025/6

邰枫工作室
|

字号:

2025高考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及审题立意训练(附高分范文)


    漫画写作方法指导
    第一步:看——读懂漫画一幅漫画往往由几部分组成,要把各个部分或者部分与整体联系起来看。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文字材料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而漫画中的文字也不可忽略,因为它往往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画题、旁白性文字等),或起着帮助读者全面解读画面的作用(如漫画中物件上的提示性、解释性文字等)。
    第二步:想——发挥想象要注意透过其独特的手法解读其现实意义。要展开联想,如果通过联想,能把漫画引起的社会问题解答了,就具备了对漫画的解读能力。由画面到生活,漫画作文关键点不能就画论画,要有很强的现实生活代入感。
    第三步:悟——把握寓意漫画的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从而确定立意点。在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象加深对画意的理解,并获得大量写作材料。核心是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考生观察漫画画面的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基本点,紧扣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和画中人(物)的细节对比点;一个中心,即画中人(物)所呈现的寓意。也就是要把握画面中的人、物、景、情,并从中分析其关系,悟出其内涵,把握其实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第四步:思——构思成文构思文章的布局谋篇。由漫画内容说起,引出话题,陈述现象,得出观点;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危害、意义等;联系社会现实拓展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我”的身份谈一谈对漫画的现实教育意义等。
    一、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分范文】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老师的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语短情长。“你们再看看书”饱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于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于国家、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于三尺讲台,将自己的梦想传递给学生,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老师们更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道理,临别之际,亦不忘叮嘱学生脚踏实地,回归课本。老师啊,老师,我们会将您的叮咛铭记于心,“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我再看看你们”寄托着老师对即将离别的学生的牵挂与不舍。按道理说,“四十而不惑”,老师,您都“知天命”了,可始终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昨天、今天,乃至我们的明天。正是因为老师全身心地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传道受业解惑”,我们才愈挫愈勇,茁壮成长。“吃水不忘挖井人”,尊师重道,乃我辈的本分。徐特立60大寿时,人民领袖毛泽东在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敬爱老师,深知“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理。老师啊,老师,让我们再看看您,把您的牵挂与思念化作“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执念。“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形容老师,或许凝重了些,但老师的心中装的都是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儿也不夸张。汶川大地震时,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肢;李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人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老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远。老师,高考结束,我们再来看看您,也让您再看看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