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考研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研成功 梦想成真!
注册 | 登陆 | 注销 | 会员中心 |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频道-新都网 >> 考研 >> 备考经验 >> 经验技巧 >> 正文

政治:考研政治各科最后点题 邓论和“三个代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百灵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9

  复习提示

  1、本学科主要考点和大题出处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相对而言,第六章、第七章更为重要。多年来,以上三章一般都占15分左右的分值(本学科总共占20分分值),且几乎所有分析大题都无例外地出自以上三章。复习和考试的重中之重是第六章。该章近5、6年来每年的分值不少于8分,06年更是达到12分以上。近几年来本学科的重大调整和新增考点基本上都出自该章,而重大调整和新增考点历来都是考研政治试卷命题的热点,这也证明了第六章的重要地位。

  只须作一般性了解的内容是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历年考的很少,如果涉及到也比较容易的选择题。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一般考到选择题,基本每年都有试题,不能忽视。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涉及到许多关系,考试大纲中提到的重大关系有:①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五章第二节,05年第33题);②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06年第11题)③东部发展和中西部发展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01年第35题)④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04年第36题,06年第31题)⑤经济发展、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第六章第四节,06年选做题Ⅱ)⑥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第六章第四节)⑦高、中、低各种收入水平的关系;(第七章第三节,06年第37题)⑧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第五章第三节、第九章第一节,06年第13题)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第九章第一节,)⑩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九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三节)等等。

  以上关系考生要注意掌握,它们本身作为重大的理论关系问题在本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历年试卷中多次用来设计分析题。它们在今年的试卷中还非常可能考到。

  3、『本学科选择题出题模式』

  模式之一:考察经典表述内容。要求做题时以文件原文或相关经典表述为准,勿自持己见。符合经典表述的就选,否则不选。

  模式之二:考察涵义、内容等方面知识点。要求做题时以文件原文或相关经典表述和文件为准。

  模式之三:考察原因、结果、特点、意义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点。这类试题一般考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要求做题时进行拓展性的理解,合乎情理的要考虑选。

  模式之四:考察对理论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理解能力。要求在判断选项本身正确与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判断选项与题干的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即选项与题干要求是否相符。逻辑关系不合则不选。

  『本学科分析题出题模式』

  模式之一:列出材料、数据、图表等,提出问题。问题一般包括:①该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国家建设某方面的问题、现状、特点、相关政策?②该问题、政策的意义或重要性?③问题的原因或者理论、政策的依据?④问题的途径或解决措施?(如2004年第36题,2005年第37题Ⅱ,2006年第38题Ⅱ)

  模式之二:将本学科的重要理论知识内容、近年理论主题与主旋律、近年社会时事与国家重大形势与政策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命题。要求回答出以上的内容,并说明其紧密关系。(如2006年第37题)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备的选择题和大题考点。作为选择题考到要求熟悉其基本表述内容;作为大题考察内容,一般是作为理论主题和主旋律渗透在大题中考到,要求在理论表述中体现出来。)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能的大题要点,今年的重大调整考点,可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出到分析题。)

  3、农业问题和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多年考到大题或者选择题。今年也要引起重视)

  4、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近年考到选择题。近年可再次考到选择题,也可考到大题)

  5、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考点。考试方向:关于国家的发展方向或者科技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战略(连续多年考到的知识点,具有综合性。可能在第38题Ⅱ中考到)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是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可考到选择题)

  【01年文科第22题,02年理科第13题,06年第29题】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多年的选择题)

  3、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分配问题、要求中国分配体制改革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准确处理高中低收入问题(多年考到,很可能考到选择题和分析题。大题方向:关于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和利益方面)

  【01年文科第9题、理科第13题,02年文科第26题:关于按劳分配的特点;02年文科理科第35题,03年第25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04年第12题,06年第37题。】

  『模拟试题』

  ※材料1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12月29日以高票通过一个正文只有94字的决定,现行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也标志着在中国存在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彻底成为历史。

  材料2 来之不易的税费改革成果能否巩固,换句话说,这项改革能否真正跳出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发现的农业赋税减而复涨且越涨越高的“黄宗羲定律”的陷阱,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广为关注的焦点。完成了税费改革,不搞好相关的农村综合改革,取消农业税这一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是难以巩固的。因为,目前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导致农民负担反弹的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仍然存在,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相当繁重,这也就是说,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存在,必须及时推进配套的农村综合改革。

  --摘自2006年2月新华社文章

  (1)结合材料1,简要分析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重大意义。(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取消农业税以后,应该如何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6分)

  【考点与试题分析】

  “三农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该知识点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属于今年大纲的新增重大调整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还是多年来的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所以值得充分重视。

  【答案要点】

  (1)取消农业税的这一有力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使广大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从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它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对入世的严峻挑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它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

  (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紧迫任务,又是解决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彻底消除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积极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这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如从2007年起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切实减轻基层和农民的经济负担与压力。

  三是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财权事权相统一的新机制。

  除此以外,还要进行农村投资融资体制、土地经营与征用、劳动力就业、集体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尤其重要的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农村税费改革实现“少取”的基础上,逐步向“多予”推进,扩大改革成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包括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制度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6分)

  ※以下是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一组材料:

  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是“河谷式”结构,即两边高端的研发和营销为外商掌握,而我们是中间最低的部分。大量的投资,过多地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造成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代价大。要改变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2005年第43号公告,公告显示,2004年,我国332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共支出科技活动经费约1140亿元,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690亿元,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的比重为60%。从评价结果看,凡是科技创新能力排名考前的企业,它们的科技投入也大都排在前列。

  20世纪的一段时间,许多拉美国家利用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经济发展一度非常快,但在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后,纷纷止步不前甚至大幅倒退。这其中有金融危机和汇率变化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丧失国家经济比较优势的缘故。在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要逐步被自主创新能力优势取代,这样的国家竞争优势才能始终得以保持。

  ――以上内容摘自《经济参考报》2005年10月文章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分析材料中的“河谷式”经济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通过创新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及其途径。(5分)

  【考点与试题分析】本题是关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等重要内容。本题同时考察考生结合材料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阐述的能力,还考察了考生的平时理论积累和形势政策方面的基本水平。

  【答案要点】

  (1)“河谷式”经济结构描述了我国目前着重加工制造环节,高端研发和市场均为国外掌握的发展状况,从根本上说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相互关联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主要是粗放型的方式。类似于那些拉美国家,主要依靠的仍然是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这种增长方式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资源,经济效益却不高。关键的市场和技术都受制于人,长期下去,对经济增长、国家资源和国家安全都不利。(3分)

  当前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我国有所改变。在材料中可以看出,许多企业都加强了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肯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2分)

  (2)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是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面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的需要,必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这项工作。(2分)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动力和改变途径就是科技发展。通过科技发展,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通过科技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科技发展,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技发展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所以,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大力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真正走出一条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道路。(3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以下图表反映了近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状况。

  请回答:

  ①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当前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4分)

  ②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哪些?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6分)

  【答案要点】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没有体现社会公平,亟待进行改革和完善。具体表现在:①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超过0.4;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低于国民收入增长水平;③个别优势垄断行业、大行业工资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④行业、职业收入分配差距大;⑤城市财富分配不合理,少数高收入者财富占据财富总额多数,而低收入者财富所占总额比重很小;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等等。(3分)

  解决好当前的收入分配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分)

  (2)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下的多种经营方式,必然造成一定的分配差距。多种因素造成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乡二元格局,也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居民收入差距。其他的原因还包括:行业制度不合理,尤其是某些垄断性行业的存在;既有的工资和税收制度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某些体制改革不完善导致的各种不合理分配等等。(3分)

  解决的措施包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城乡二元格局;积极推进行业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和税收制度;防止体制改革中的某些不合理问题;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各阶层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3分)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政治:考研政治各科最后点题,邓论和“三个代表”的文章
快速导航
培训信息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com
  • 考研栏目导航
  • 招考资讯
    考试新闻
    招生简章
    考试大纲
    考研政策
    分数线及成绩
    录取调剂
    院校信息
    综合新闻
    专业介绍
    考研政治
    政治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专项训练
    考研英语
    英语指导
    英语知识运用
    阅读理解
    写作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专项训练
    考研数学
    数学指导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专项训练
    考研专业课
    综合指导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
    法硕联考综合
    历史学基础
    西医综合
    中医综合
    化学
    日语
    俄语
    其它专业课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专项训练
    考研复试
    综合辅导
    综合辅导
    真题解读
    专家访谈
    专家解读
    备考经验
    经验技巧
    考研故事
    综合辅导
    考研网,考研门户网站,提供考研院校信息,考研论坛,报考指南,招生简章,复习资料,专业试卷,考研题库,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研分数,考研调剂,考研经验,考研心情等考研信息。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