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7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一名女子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登上地铁7号线,她先是狠狠地捏孩子的脸,后又打掉孩子的帽子,夺去孩子的手机。换一节车厢后,她把孩子的书包往地上一扔,让孩子当众跪下……孩子不敢反抗,只是下意识伸手去挡。女子的一连串举动,震惊了身边乘客,车厢里有人劝这位女子,她却霸气回怼:“我说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吗就得干吗。”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明确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1)给材料一中的这名女子写一封信;
(2)写一篇短评,向某晚报《家教纵横谈》栏目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符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组合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叙述的是家长粗暴教育孩子的现象。
材料二引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相关条文规定。
两个材料均关涉“家庭教育”这一话题,构成“现象一法理”的内在联系,评判材料一现象的是非善恶,须参照材料二所述的法律规定。
材料一所述的是一个值得反思与探讨的社会现象,这位女子教育孩子的言行举止既不得体,也违背教育科学,更有悖《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教”变为“家暴”,这类现象并不鲜见。
何以如此?如何消除这类不文明的家教行为?这是作文立意的切入点。《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实施,现在又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我的孩子,想打就打”之类的粗暴做法已彻底行不通了,一旦实施便是违法犯罪。孩子并非家长的私人物品,他(她)有独立人格,应得到尊重。家长教育子女,既要合乎教育科学,也要遵纪守法。
(二)参考立意
(1)警惕“家教”变“家暴”,教育子女须遵守法律;
(2)“家教”要提质增效,家长教育指导亟待加强;
(3)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人格,讲究教育的场合与时机;
(4)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其家庭及家教有着密切关联;
(5)良好的家教,须得法,还要守法;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