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工序”和“治心”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毛笔看似简单,实则制作考究,工序严苛繁杂。有“千万毛中择一毫”“千年匠心一支笔”之说。它历经选料、水盆、顿押、装套、镶嵌、刻字等12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制笔亦治心,每一根毫毛都注入了心血和希望,每一次磨炼都融入了自律和良心。潜心制笔人,择一事,终一生,“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笃志问道,明察秋毫,方“日书万字而不破”“齐尖圆健心不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情景任务的作文题。
领导人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本作文材料着意于从传统文化中深挖与当代青年对接的当代价值,展现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引导考生浸润其中思考自身发展,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借鉴古人智慧解析当下问题,也是“古为今用,以文化人”的集中体现。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毛笔制作技艺,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材料可从三个层次进行解读:第一个层次从“毛笔看似简单,实则制作考究,工序严苛繁杂。有“千万毛中择一毫”“千年匠心一支笔”之说。本层总述“千序匠心一支笔”。第二个层次从它历经选料、水盆、……12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制笔亦治心,每一根毫毛都……自律和良心。本层分别从“工序”和“治心”两方面详细阐述。第三个层次从“潜心制笔人,择一事,终一生……齐尖圆健心不虚’。”由制笔到做事做人。
【参考立意】
1.专注一心,锤炼精致人生
2.发扬工匠精神,书写人生辉煌
3.谋事成人亦制笔,治心问道百炼成
4.择一事,终一生
【作文素材】
1.“敦煌的女儿”,怀揣研究祖国文化遗产梦想与莫高窟“厮守”五十载。即将退休之际,不负重托、勇担使命,避免了将莫高窟捆绑上市的悲剧。“宁可丢了乌纱帽,也要保护莫高窟”的信念。顶住压力。连连上书,保住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最原始的面貌。
2.《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书鸿由《敦煌画册》知晓敦煌,亲身欣赏后爱上最后在长久坚守中享受其中;段文杰为“敦煌壁画临摹展”所迷,投身于爱好的临摹事业当中,直至弥留之际,口中仍清晰唤着“敦煌,敦煌——”他们从略有耳闻到乐在其中直至终其一生,在岁月变迁、风沙飞扬的大漠里坚定所爱,坚守所爱。长河落日,千年一梦,段文杰同常书鸿等27人,长眠于三危山下,与莫高窟遥遥相望,生命圆满。
3.许慎用二十几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徐霞客用三十年考察撰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席臻贯用一辈子翻译了被称为“天书”的敦煌乐谱,美国汉学家芮效卫(此为中文名)用三十年翻译了伟大的古典小说《金瓶梅》,而那位被称读者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的普通美国人理查德用25年的时间收录约96000个古汉字,只希望能够研究出它们的演变故事。大名鼎鼎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辈子只做寿司。他们,打动你了吗?他们,能打动你吗?你实说。
4.艾爱国是第一位从湘钢走出来的焊接大师。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从助力中国船舶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到突破国外企业“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都离不开他的焊接绝活。凭借一身绝技、执着追求,他2021年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
5.阅兵式上的防务装备、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龙”、导航的“北斗”等大国重器导航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陀螺仪,有很多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从事铣工38年,练出将陀螺仪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的绝活,以精准的导航擦亮大国重器的“眼睛”,在以微米度量的世界不断超越,一次又一次大写中国!
6.陈兆海先后参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星海湾跨海大桥等多项国家战略工程,坚守“用一辈子做好工程的眼睛”,从攻克悬索安装到高精度测量,将测深技术从原有的二维推展到三维,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用执着和匠心雕琢“中国精度”,诠释“中国速度”。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7.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周建民在工具钳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40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令人尊敬的工匠之路。他有一双神奇之手,工作39年来,完成创新成果1000余项;他有一双可靠之手,研制的16000余件专用量规无一发生质量事故;他有一双精准之手,凭借眼看、耳听与手感,使专用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执着忘我练就一身功夫,巧思钻研成就创新达人,一人一册培养后辈新人,他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8.刘更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已近40年。他多次参与重要文物的大修与复制,2013年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中,他成功修复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等数十件木器文物,复刻了故宫博物院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使经典再现,传承于世,为“京作”技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