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全国一卷、全国二卷最新优秀作文7篇

2025/7

作文选刊
|

字号:

2025高考最新优秀作文7篇!全国两套卷都有


    2025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
    民族的历史,我们的征途
    (19+19+19+0=57)
    一名鼓书艺人在流民逃窜的历史中,别过头去;一位充满激情的爱国诗人在流血的土地上用嘶哑歌唱;一位高昂庆贺的作家在自由的土地上一一庆祝。我们的历史谱写在十几亿人民的生命中,也谱写在文艺的泣血中。而我想说的是,历史的扉页已经翻过,那些日子刻苦铭心;但现在,吾侪青年当承袭历史,开启征途漫漫。
    曾几何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被称作“无一处没有破损的破船”,这种历史让鼓书艺人开不了口,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却“诸路皆走不通了”。
    我们抗争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为守住最后一缕根脉而大声歌唱。
    君且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发出的最后一声怒吼;“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的闻一多爆发出的最后一声长鸣,在那片焦黑的土地上,辛丑之年,我看见青绿色的嫩芽,令水压弯叶片,宣告我们的抗争。帝国主义列强向我们伸出恐怖的獠牙,殖民主义国家榨尽我们最后一滴血泪,却难以侵蚀民族的精神。终于在毛泽东的平静而亲切的腔调中,我们宣告了抗争的胜利。
    我们的双手沾满抗争的鲜血,我们要与同胞们共享民族觉醒的时代,开启其道大光的征途。
    那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们,与时代一同谱写激扬乐章。君再看,Deepseek横空出世,在国际上打败了经年之前欺压我们的霸权;华为自主研发芯片,无畏国际封锁,于科技中窥见“中华有为”的厚重底色;宇树科技亮相春晚,向世界展示了四足机器人的“中国智造”。我们的青年,如今依旧在抗争,不同的是,我们站在已经站起的民族脊背上,我们用嘹亮的歌声、我们用干净的双手,向四海之内展示我们的成就。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吾辈青年,晔晔如扶桑,熠熠展锋芒,民族的历史是字字泣血的历史,我们的征途是其道大光的征途。青年们,吾辈躬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请择鞭上马,在这中国之巨龙盘旋于青山之上的时代,在这中国之雄狮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时代,承民族之历史,往漫漫征途。
    以我之名——观无力与尽力的辩证法
    (18+19+19+0=56)
    世界的巨轮摆荡前行,面对新旧交织,变乱交替,鼓书艺人也难以开口,即便如此,仍有鸟以嘶哑的喉咙歌唱,仍有勇士以带血的手筑就民族未来。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简单选择无力或尽力,而是明辨无力与尽力的辩证关系。
    无力与尽力本是一体双生的存在。
    无力即无可奈何,像渺小的沙粒于苍茫大海中沉浮,满是挣扎的痛苦与无奈,巴印爆发边境冲突,无数人民亲历家园被毁,却两手空空,毫无招架之力,尽力即拼尽全力,哪怕遍体鳞伤,也敢于冲锋,恰若12岁小将于子迪,面临前方未知放手一搏,终将鲜花铺满荆棘之路,或世界最年轻的世锦赛选手,想要尽力的无数瞬间,无力感大多时候都伴其左右,如成就一个民族的未来,必要尽力相伴,恰有天力衬托,尽力才能倍展锋芒,如此耀眼。
    在无力与尽力之间寻找平衡,需理性加持。
    苏轼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春遍人间烟霞,无不需要翻山越岭,或困于能力限制,或源于客观事物复杂,无力成为我们人生的常态。文革时期,虽不像抗日战争般硝烟回起,即便是文学大家季羡林,也难逃身处乱世却无能为力的窒息感,“前进可能活,后退一定死。”因而心怀壮志的我们要让理性占据上风,而非被感性冲昏头脑。细观游泳强将蒋裕燕的成长之路,面对右侧肢体的缺失,她理性思考决定踏上游泳之路,是理性帮她摆脱了无力的泥沼,恰如一只拼尽全力的倔强的海燕,冲破风浪,无力如丝,缠绕我们至窒息,理性则如破晓之光,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理性相伴。“无力”终为“尽力”铺路。
    正确对待必要的无力与全力,这非失败之笔。
    无力正常,或言生活上的无力——丧失希望,或言自身上外界的无力,受颇多影响,可无力乃非只是败笔。付航,从多元职业到脱口秀舞台鼻的闪耀蜕变,黑暗的无力没有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反而成为拼尽全力的动力,让他笑对人生,追逐梦想,尽力并不等同于全力,相反是在有限条件内试图达到最优点的平衡,与生命的赛跑;任志谦同学即使拼尽气力也未能夺下堡垒,面对无法解决的无力与尽力后的无奈,有时,我们应当试着接受。
    观成长迷途,从个人至家国,乃至时代洪流,无力与尽力的遗憾与抉择无一不在上演,陶渊明屈居陋室,无力于命运转折,却与鸿儒谈笑风流,尽赏草色帘青;欧阳修被贬滁州,无由于命运下垂,却醉梦醉翁亭,尽力笑迎人生百态,是他们无力中最有力的扣响。
    任时代交替,观无力与尽力的辩证法,待我归来,必是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