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作文:梦 赠 解析+素材+范文6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
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指导
试题鼓励新时代的青少年大胆拥有梦,主动分享梦,自觉传递梦,勇于实现梦。基于这一情境展开写作,既可以极大地激活青少年的想象力,让他们充分打开写作的议题空间,又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导他们写出真情真意,避免泛泛而谈。
“昨夜闲潭梦落花”出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诗所写之境,更多是个体生命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理的观照;
“我欲因之梦吴越”出自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诗为赠友之作,在自我精神追求的表达中又明显吐露“求其友声”之意;
“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原诗则以一人之身“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所抒发的既是个人之志,更是家国之思、民族之魂。
这三句诗提示考生注意:“梦”既有具体性的一面即“梦境”,又有普遍性的一面,是为“梦想”。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合这两方面,从个性化的梦境中发掘普遍的意义,或将宏大深远的梦想寄寓于生动可感的梦境之中。
“赠予”是本试题写作情境的又一个关键要素。考生在写作中,需要注意“梦的赠予”这一情境的想象性,需要注意通过“梦的赠予”实现“我们一他人”的联结,不仅心中有梦,而且心中有他人。
考生可以讨论当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世界将会怎样”或“我们将会怎样”;也可以从材料所引三句古诗生发开去,辨析“有的梦宜于独享,有的梦宜于赠友,有的梦应为整个民族共有”;还可以将重点落在深入发掘梦的某一方面特质上,如梦对我们深层情感的揭示,梦对我们过往经验的再现,梦对我们未来行动的激发,等等。
材料引导考生观察生活与关心他人,思考个人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联,为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二、立意
立意一
传递美好梦境,共享温暖与希望。通过赠予积极、美好的梦,让他人感受到温暖与力量,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立意二
以梦力媒,搭建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梦的赠予可以帮助人们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的理解,化解误解与隔阂。
立意三
赋予梦想行动,让赠予的梦照进现实。当我们将梦赠予他人时,不仅是传递一种幻想,更是激发双方实现梦想而共同努力的动力。
三、分论点
第一组(个体-群体-文明)
分论点1:梦是个体的精神自画像,记录着最本真的渴望。(例: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家国之思;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悼亡之痛。)
分论点2:梦的传递是群体的情感共鸣,编织共同的文化记忆。(例:汤显祖《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至情之梦,引发明清至今的共鸣;敦煌壁画中“飞天逐梦”的千年意象,成为中华文明的符号。)
分论点3:梦的赠予是文明的薪火相传,推动人类向更远方生长。(例:居里夫人将“探索放射性”的科学梦赠予学生,孕育出更多诺贝尔奖得主;袁隆平将“禾下乘凉”的农业梦化作种子,播撒在千万农人的心田。)
第二组(内省-外拓-共生)
分论点1:梦是对自我的深度对话,在虚幻中照见真实的自己。(例: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浪漫之梦,折射其对自由人格的向往;弗洛伊德通过解析梦境,揭示潜意识中的自我冲突。)
分论点2:梦是突破现实的翅膀,用想象重构可能的边界。(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梦”到潜艇,百年后成为现实;达·芬奇手稿中“飞行器”的草图,源自对天空的幻想之梦。)
分论点3:梦的最高境界是赠予,用善意点亮他人的星空。(例:特蕾莎修女将“爱与尊严”的梦赠予加尔各答的穷人,让苦难中绽放人性之光;张桂梅将“教育改变命运”的梦化作华坪女高的校舍,托起大山女孩的未来。)
第三组(历史-当下-未来)
分论点1:历史的梦是刻在时间里的密码,记录文明的兴衰荣辱。(例: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暗含先民对天地敬畏的集体之梦;南宋词人“靖康耻,犹未雪”的复国之梦,成为民族精神的注脚。)
分论点2:当下的梦是扎根现实的行动,让理想照进烟火人间。(例:张謇“实业救国”的梦,化作大生纱厂的机器轰鸣;故宫文物修复师“让文物活起来”的梦,通过数字化技术重现千年风华。)
分论点3:未来的梦是人类共同的远方,需要代代人的接力守护。(例: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宣言,推动美国民权运动;中国“航天强国”的梦,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探月”,终将抵达火星与更远。)
四、标题:
《以梦为舟,渡人远行》
《赠你半枕星河梦》
《把梦叠成纸船,驶向你》
《梦的接力,心的回响》
《梦不独行,赠予生暖》
《以梦为马,振兴华夏》
《致敬赠梦者,勇做追梦人》
《赠梦于你,共赴中华盛世》
《以梦为舟,渡人渡己》
《赠人一枕星河梦,照我千程风雨途》
《寄梦予君行,同绘山河新》
《执笔绘梦赠他人,携手同心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