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高考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高考成功 梦想成真!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频道-新都网 >> 高考 >> 高考语文 >> 历年真题 >> 正文

2006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15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毗邻 谥号 稗官 野史 一言既出,四马难追 
 b.松弛 皈依 插科 打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寒暄 精湛 盘根 错节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d.校勘  座落 焚膏继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 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c. 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b. 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c. 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要,出版社赚了钱,可是那些书能起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 
 d. 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句是 
 a.北京律师刘刚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仿绘本作为“物证”,断定 
美洲是中国人发现的,与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不谋而合。 
 b.建国后,冯友兰(1895~1990)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册)。 
 c.一踏进腊月的门坎儿,年味儿便一日日浓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听得最多的一句 
 话就是“今年春节回家吗”? 
 d.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 
 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②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③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④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⑤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5.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6.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7.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 
 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到。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耳。”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①,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祖吉守郡为奸利。事觉下狱,案劾,爰书未具。郊礼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执政曰:“郊赦可特勿贷祖吉。”普奏曰:“败官抵罪,宜正刑辟。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太宗善其言,乃止。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有改动)               
 〖注〗①岸谷:严肃刚正有原则。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因与普计下太原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①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①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①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②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9.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普“有岸谷”的一组是  
   ①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②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③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④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⑤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⑥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普智谋丰富,夺取太原的策略与太祖不谋而合。“炭火烤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 
之”,说明太祖在执政时期对部下有“宽柔”的一面。 
    b. 赵普从小就喜欢读书,学识广博。至晚年更是嗜书如命,尤爱阅读《论语》。可以推断,儒家思想对他处理政务、塑造人格有着积极的影响 。 
    c. 赵普在太祖、太宗两朝竭尽全力,忠心耿耿,与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有相似 
 之处。 
 d. 在赵普看来,在皇帝之上,还有一个“天下”、“国家”的利益为准绳,而不以己利 
  为原则。作者交代赵普多“忌克”,但不损坏他效忠皇帝、为国家服务的公仆形象。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2006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的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快速导航
培训信息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com
  本网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newdu2004@tom.com
  • 高考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高考动态
    考试大纲
    高考热评
    报考指南
    高考政策
    招生计划
    公告通知
    高考语文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高考作文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
    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数学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导数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平面向量
    数列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
    算法初步、复数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公式定理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
    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文科)
    一轮单元测试(理科)
    一轮阶段考试(文科)
    一轮阶段考试(理科)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文科)
    历年真题(理科)
    历年真题(文理合卷)
    模拟试题(文科)
    模拟试题(理科)
    模拟试题(文理合卷)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英语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语法与词汇
    二轮专题复习
    听力
    阅读理解
    完形填空
    语法填空
    写作
    口语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
    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
    高考政治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时事政治
    热点透析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历史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希腊、罗马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物理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功和能
    动量守恒定律
    静电场
    恒定电流
    磁场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传感器
    原子与原子核
    热学
    振动与波、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化学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物质的量
    物质的组合、性质和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能与热能
    电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
    化学实验基础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地理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
    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生物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的分子基础
    基因的传递规律
    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生物技术实践
    现代生物科技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文综
    复习辅导
    历年真题
    一轮阶段考试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高考理综
    复习辅导
    历年真题
    一轮阶段考试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高考外语
    基本能力、通用技术
    强基计划
    复习辅导
    笔试真题
    面试真题
    模拟试题
    全套试卷、资料
    经验交流
    高考状元
    专家答疑
    家长专区
    专家谈学习方法
    考生谈学习方法
    保送生谈学习方法
    减压方法
    报考经验
    考试手册
    经历高考
    健康顾问
    综合辅导
    高考网为高考考生提供高考动态、高考招生信息、高考政策大纲、高考作文、高考试题、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等高考辅导资料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