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II卷古诗鉴赏之宋之问《咏省壁画鹤》和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2025/6

互联网
|

字号:

2025年新高考II卷古诗鉴赏之宋之问《咏省壁画鹤》和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咏省壁画鹤
    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一、作者介绍
    《咏省壁画鹤》是唐代宋之问所写的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他进士及第,深得武则天赏识,曾被召入文学馆,后任洛州参军、崇文馆学士等职。不过他品行卑下,先后献媚于张易之、太平公主,为时人所不齿。唐睿宗即位后,他被流放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赐死于徙所。其诗多应制之作,擅长五言律诗,属对精工,声韵谐美,语近旨远,清通圆美,对唐代律诗的完成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二、注释
    1.仙鹤:传说中的仙鹤即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虽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并无缘分,但因丹顶鹤寿命长达50 - 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
    2.鶱(xiān):(鸟)向上飞的样子。
    3.昂藏:仪表雄伟、气宇轩昂,本是形容人的外貌,这里指画鹤的气韵。
    4.恩波:皇帝的恩泽。
    三、译文
    雪白的粉墙上画着一只仙鹤,它气宇轩昂,透着一股超凡的神气。它虽有展翅高飞的姿态,却最终没有飞走,想必是留恋这皇帝的恩泽。
    四、创作背景
    初唐画家薛稷善画鹤,他曾在秘书省壁上画了一幅仙鹤图。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稷)画踪如阎立本,今秘书省有画鹤,时号一绝。” 宋之问这首诗即是题咏秘书省壁上的薛稷画鹤。大历时代钱起的《画鹤篇》,题下有注“省中作”,所咏的也是薛稷这幅图。
    五、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题画诗。前两句“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直接描写画面,展现出粉墙上仙鹤的形象,“昂藏真气多”生动地表现出画中仙鹤的气势与神韵,将画鹤的气韵表现得很生动。后两句“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诗意一转,由实入虚,写画鹤有高飞之势却未离去,赋予画鹤以情感,暗示它是留恋皇帝的恩泽。诗人借画鹤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感恩和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希望得到皇帝更多恩宠的心理。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短小精悍,属对精工,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体现了宋之问诗歌“清通圆美”的特点。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
    陈子昂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
    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一、作者介绍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他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咏壁上画鹤,寄给朋友,想要朋友凭鹤悟意,表示同情和关切。
    陈子昂青年时期任侠使气,政治热情很高,“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十七、八岁开始折节读书,二十一岁入京,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而后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还被降职。东征之后,辞官回乡,后被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今存《陈伯玉集》。在政治上他曾针对时弊,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二、注释
    1.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如《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
    2.矜:[guān],古同“鳏”,泛指无妻的人。
    三、赏析
    首联“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此联点明这是画在古壁上的仙人所画之鹤,且画作色彩纹理依旧清晰。“丹青”在我国古代常指代绘画,因为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如《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都提及了“丹青”。诗人通过描绘古壁和丹青,营造出一种古朴、悠远的氛围,为下文写鹤做铺垫。
    颔联“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
    生动地描绘了画中鹤的姿态。“独舞纷如雪”,将鹤独自舞动的姿态比作纷纷扬扬的雪花,形象地表现出鹤舞姿的轻盈、优美和灵动。“孤飞暧似云”,把鹤孤独飞行的样子形容成像云朵一样轻柔温暖,进一步突出了鹤的超凡脱俗。这两句从视觉角度,展现了鹤的独特风采,也暗示了鹤的孤独。
    颈联“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
    “自矜彩色重”,刻画了鹤对自身美丽色彩的一种自我欣赏和骄傲。而“宁忆故池群”则表明它宁愿不回忆过去在故池中的同伴。这里的鹤其实是有隐喻意义的,结合诗人自身经历,可看作是诗人以鹤自比,暗示自己有着高尚的品格和出众的才华,不屑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体现了一种孤高的气节。
    尾联“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
    “江海联翩翼”描绘出鹤本应有在江海间自由翱翔的能力,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然而“长鸣谁复闻”却笔锋一转,鹤发出长长的鸣叫,却没有人能听到。这反映出诗人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人赏识,不被理解,就像那长鸣却无人倾听的鹤一样,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心境,也可见出诗人当时处境的不幸。
    四、主题与情感
    整首诗咏壁上画鹤,并寄给朋友,是希望朋友能凭鹤悟意,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同时,诗中处处以鹤自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鹤的描写中,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诗人借鹤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