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高考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高考成功 梦想成真!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频道-新都网 >> 高考 >> 高考历史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段高三历史试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教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3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段高三历史试题
    山东茌平县实验高中 刘秀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 (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随着夏朝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据此回答1—6题。
    1.《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皇权神圣,专制独裁      
    C.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D.随意性
    3.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杈制
    4.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5.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明朝皇帝懦弱无能   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近代以来,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法律制度为源头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据此回答7—13题。
    7.“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到来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8.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④
    10.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
    D.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1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A.1787年美国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美国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美国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13.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据此回答14—23题。
    1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5.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词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条约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17.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我国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   
    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阿Q
    B.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C.新文化、北洋、实业救国、张謇、新青年   
    D.南京、临时大总统、约法、袁世凯、退位
    18.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19.“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③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④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2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 南京大屠杀
    

    ②八月一日
    

    ③挺进大别山
    

    ④甲午风云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现实;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24—25题。
    24.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5.苏联解体后,有人认为应该废除11月7日的节日。可是每年11月7日,仍有数十万人自发的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难忘的一天:11月7日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         D.苏联解体
    建国初期,新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历经坎坷和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据此回答26—29题。
    26.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28.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在西藏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A.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   各民族经济平等  
    29.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个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 ,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解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据此回答30—31题。
    30.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据此回答32—35题。
    
    32.右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3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华沙条约组织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4.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35.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发展。据此回答36—39题。
    36.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7.“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38.《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9.山东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右图)座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从此,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据此回答40—44题。
    40.五百多年前,欧洲的一批航海家进行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而今天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了欧洲的联赛赛场,他们登陆的首选落脚点是西班牙的足球甲级联赛(简称西甲)。那么,从历史渊源来看,这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距离美洲最近          B.美洲人对西班牙存有好感
    C.两地有着相同的语言和信仰    D.西班牙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
    41.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了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人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花费布道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已经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葡萄牙的封建主从中获取了暴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大国的崛起》)这里描述的是
    A.19世纪中期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德国
    C.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43.1889年,一个高达而粗陋的钢铁架子耸立在了巴黎市中心,它就是埃菲尔铁塔,虽然一度引起时人非议,但很快成为巴黎的象征和时代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之所以成为“时代的象征”,与世界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法国大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巴黎世博会
    44.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于2006年11月19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其中有展览会展示的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新发明是
     A.火车        B.轮船           C.电话           D.电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据此回答45—46题。
    45.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X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46.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据此回答47—50题。
    47.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中国好比巨龙,美国好比臭虫
    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人民公社万岁
    

    A.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B.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倾错误
    C.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48.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同志(1956年10月生)兄妹五人,他们的名字很特别,分别叫令路线、令政策、令方针、令计划、令完成。据令计划的二哥令政策(十七大代表、山西省发改委主任)向记者透露,他们的父亲当年特别喜欢看报纸,他们出生时,父亲就地取材,在报纸上找一些当时见报率较高的词汇如路线、政策、方针、等来为他们取名。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①他们都是高干子弟                     ②他们出生的年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③他们的名字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     ④他们都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49.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50.30年前: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30年后:杨柳青青江水平,向阳花木早逢春,一朝做得此地客,潇潇洒洒不羡仙。这两句顺口溜是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四川广汉市向阳镇改革开放30年的前后写照。1980年,向阳镇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并于1986年撤乡设镇。改革开放30年来,当地通过一系列探索与发展,实现了工业强镇、富民强镇的转变,人均年收入高达5250元。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学科网(Zxxk.Com)
    ②由原来的向阳公社到现在的向阳镇,表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学科网(Zxxk.Com)
    ④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学科网(Zxxk.Com)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学科网(Zxxk.Com)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51.(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2分)走什么路?(2分)结果怎样?(2分)为什么?(2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8分)
    (3)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2分)
    52.(21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外历史上不乏制度、思想、体制创新的典范。制度有所创新,社会就会发展;反之,制度保守,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的真正的才能。
    

──伯利克里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 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
    (2)造成材料二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4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简要说明其社会影响。(4分)
    材料四 ……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4)据材料四, 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4分)
    材料五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5)据材料五,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3分)
    材料六 公元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携访华团以祝寿为名请求扩大通商。英人不懂中华礼仪,让年迈的乾隆帝深感不爽。但念其为远邦蛮夷,不便计较,御笔一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6)材料六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此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53.(11分)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基本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两图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图一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2)面对图一格局,新中国建国初期采取了什么外交方针?(2分)
    (3)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分)
    (4)请你结合冷战结束后的相关史实,指出上述漫画中的不当之处。(2分)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C
    

    B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C
    

    D
    

    B
    

    D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A
    

    A
    

    B
    

    A
    

    B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B
    

    D
    

    A
    

    D
    

    A
    

    D
    

    B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A
    

    C
    

    C
    

    B
    

    D
    

    A
    

    C
    

    C
    

    A
    

    51.(1)举三民主义的大旗,(2分)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2分)结果失败。(2分)
    败因:①主观上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或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1分);②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1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2分)“走自己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2分)
    新中国成立后:“走俄国人的路”——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分)“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分)
    (3)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注: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52.(1)人民主权(主权在民)。(2分)
    (2)原因:朱元璋废除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
    (3)特点: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分)
    影响:①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推动政治民主化。(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4)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 2分)
    影响:①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②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③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分)(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5)成就:确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6)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①是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53.(1)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趋势;(2分)华约组织的建立。(2分)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分)
    (3)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②欧洲的联合,经济实力增强,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③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并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④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⑤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两极格局。⑥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3分)(任意回答3点即可)
    (4)不应仅仅用核武器的多极化来表现多极化趋势,而应从政治、经济、军事综合考虑(2分)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高考,复习方法的文章
快速导航
培训信息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com
  本网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newdu2004@tom.com
  • 高考栏目导航
  • 高考资讯
    高考动态
    考试大纲
    高考热评
    报考指南
    高考政策
    招生计划
    公告通知
    高考语文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高考作文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
    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数学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导数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平面向量
    数列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
    算法初步、复数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不等式选讲
    公式定理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
    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文科)
    一轮单元测试(理科)
    一轮阶段考试(文科)
    一轮阶段考试(理科)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文科)
    历年真题(理科)
    历年真题(文理合卷)
    模拟试题(文科)
    模拟试题(理科)
    模拟试题(文理合卷)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英语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语法与词汇
    二轮专题复习
    听力
    阅读理解
    完形填空
    语法填空
    写作
    口语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
    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
    高考政治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时事政治
    热点透析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历史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希腊、罗马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物理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功和能
    动量守恒定律
    静电场
    恒定电流
    磁场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传感器
    原子与原子核
    热学
    振动与波、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化学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物质的量
    物质的组合、性质和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能与热能
    电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乙醇、乙酸及基本营养物质
    化学实验基础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地理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
    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生物
    综合辅导
    一轮基础复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的分子基础
    基因的传递规律
    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生物技术实践
    现代生物科技
    二轮专题复习
    三轮冲刺、押题、热点
    知识总汇
    题型、解题思路与技巧
    复习方法、应试技巧
    一轮单元测试
    一轮阶段考试
    二轮专题练习
    三轮冲刺练习
    题型练习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系统复习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
    教学资源
    高考文综
    复习辅导
    历年真题
    一轮阶段考试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高考理综
    复习辅导
    历年真题
    一轮阶段考试
    模拟试题
    试卷评析
    高考外语
    基本能力、通用技术
    强基计划
    复习辅导
    笔试真题
    面试真题
    模拟试题
    全套试卷、资料
    经验交流
    高考状元
    专家答疑
    家长专区
    专家谈学习方法
    考生谈学习方法
    保送生谈学习方法
    减压方法
    报考经验
    考试手册
    经历高考
    健康顾问
    综合辅导
    高考网为高考考生提供高考动态、高考招生信息、高考政策大纲、高考作文、高考试题、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等高考辅导资料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