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 化学降为100分 生物升至80分
明年高考理综科的最大变化是生物和化学科的分值调整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及有关学科在新课程中内容和课时的安排特点,生物科将增加8分,化学科将减少8分,两科变化均涉及6分的客观题和2分的主观题。调整后的化学和生物总分分别为100分和80分。
物理科的突出变化在于考查能力明确为“理解、推理、实验、应用和探究能力”五种,其中的探究能力虽在以往考试中有所体现,但作为要求,明年是首次提出。《考试说明》以课标要求为准,注意了教材差异。由于不含选修3-3的知识点以及对原《考试说明》的131个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整合,新《考试说明》的112个从数量上来说减少了19个知识点。
化学科有“四变”。一是考试目标和要求不仅包括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还包括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二是考试范围涵盖化学必修1、2和选修1、4、5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三是考试内容按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分为五个知识板块。知识板块中新增“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方法”,“化学计算”不再单独设置板块,但相关内容和要求并未削减,将分散到其他知识板块中,并新增“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两个考点。四是分值变为100分,试题包括选择题42分、非选择题58分。
生物科分值变为80分,试题包括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50分。考试范围包括必修1至3模块和选修1、3模块共5部分。知识内容按新课标要求进行了增减,首次对“生物学重大发现的启迪”提出了要求,目的在于促进中学生科学史观的形成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将全部实验内容并入“生物技术与实践”类别中,所有实验能力要求不分级,而是统一参照能力要求中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
据悉,明年理综卷第Ⅰ卷为单选题,共120分,题目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出现,每题6分;Ⅱ卷为非选择题,题目按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出现,共180分。
文科综合 地理有调整 政治增内容
根据新课程必修与选修模块安排,政治科考试范围由2009年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时事政治4部分,调整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时事政治7部分,内容增加较多。为了更清晰地体现新课程突出学生探究活动的特点,考试内容也有调整,如在《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威”中,结合教材内容,增加了“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相关内容。
历史科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考试内容的编写体例上,采用了传统的编年体通史与专题史结合的体例。在此基础上,《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既遵循了课标制定的专题式的编排体例,又考虑了历史学科知识的相对完整及高考的综合性。历史科考试范围将包括课标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及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无明显变化。
地理科有调整。知识体系内容有两处调整,“地球、地图”调整为“地球、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地理”调整为“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模块和义务教育阶段内容均列入知识体系中。在知识内容表述中,把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内容归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把北京市选修模块《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内容归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据悉,2010年北京高考各科考试时间长度、卷面总分值均与往年保持不变。语文、数学和外语科卷面满分均为150分,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满分各为300分,其中,文科综合中的政治、历史和地理各科满分均为100分,理科综合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分别占120分、100分和80分;语文、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考试时长均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考试时长分别为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