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内容结构更趋同国家公务员考试 可能题量增多阅读量更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考试内容仍然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与去年相比,新考纲恢复了2006年大纲的A、B、C三类职位的题本结构,而且五大部分的题型表述更加具体。
新趋势: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强教授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纲在A、B、C类职位的几大板块均维持稳定,只是对几大板块的测评目标作了明确的说明。但言语理解和表达的一级题型出现了变化,取消了长句理解;判断推理中演绎推理的表述改成了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同的“逻辑判断”。
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相比仍有很大的不同:首先,A、B、C类职位的内容结构不同;其次,B类职位要考知觉速度与准确性;第三,数字推理的题量和难度大于国考;第四,多定义判断一直是江苏的特色;第五,图形推理题量大于国考,题型更加丰富;第六,逻辑判断的题型结构与国考有很大差异;第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测试目标全部放在阅读理解一个题型中进行考查。以上这些变化,加之今年有可能会出现题量增多、题干变长、阅读量加大等情况,广大考生要把握规律,精心备考。
复习建议: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于洪泽老师表示,考生可以根据三类考卷的题本结构,收集历年真题,进行类型化训练,集中力量提升自己的应试和做题能力。特别是“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能力的考查,每年都会有类似题出现。只要大家认真研究一下历年的真题,总结出规律,题目本身不难解决,关键在于速度。
《申论》
重点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 B类职位考生也要复习“小申论”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现已成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与往年一样,A类职位必考《申论》,仍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新趋势: 南京大学博士生张方华认为,与往年相比,新考纲首次解释的“申”及“申论”:“从字面上理解,‘申’可以理解为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所谓申论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然,新考纲首次突出强调了申论的要义以及申论考试把握材料的重要性。
复习建议:张方华认为,从未来趋势看,申论考试将在坚持考查能力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出题角度可能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对性,更趋于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把握材料,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题型怎样变化,基本能力考查不会改变,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和往年一样,只有A类考生参加《申论》考试。但值得C类职位考生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大纲》规定C类卷只考《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科,但从以往“省考”情况看,《公共基础知识》后半部分往往是与文书相结合的“小申论”题目的考查,一般占50分。而且,尽管B类职位考生不考《申论》,但若经过申论思维训练,对即将到来的面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