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

高考

新都网>教育>高考>正文

高考落幕 你要进入下一个“高考路”吗?

http://www.newdu.com 参加讨论 2020/9/5


    全国各地高校将陆续进入“迎新季”。而此时,本该开启大学新篇章的他们,即将重走“高考路”。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高三最后的冲刺时光大多都止步于线上。此外,因国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不少原计划出国留学的高三生临时“回流”。这让今年的“复读大军”格外抢眼。但“复读长跑”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明年,你又将面对怎样的“千军万马”?跑前,不妨“热身”一下。
    复读or not是道“综合题”
    今年,是北京的新高考改革元年,选科选考、等级赋分、专业组录取……对于今年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套“烧脑”的连环题。特别是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北京考生经历了两轮的居家学习。双重考验,考生承载的身体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经过层层“加热”,考生和家长这口因高考而“沸腾”的锅,终于在7月25日——北京高考成绩放榜这一天“揭锅”了。有“饭香扑鼻”,自然就有“糊锅满壁”,康同学一家就迎来了后者。
    “一模、二模670+,适应性考试678,全市排名557名。”高考前,几次重大考试的成绩越抢眼,就让这次的高考成绩越“扎眼”——636分,与曾经稳中的“中坚9校”全部擦肩而过。“要不要复读?”——这成为康同学一家心中共同的疑问。
    与康同学一家有相同困惑的考生并不在少数。在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线上学习让不少考生出现“不适症”。此外,按选考学科赋分的新高考制度,也让不少考生的成绩“被缩水”。高考成绩失利,成为他们再战高考的原因。除此之外,受国外疫情影响,不少欧美高校至今尚未明确开学时间或继续维持线上教学方式,多个不确定因素,让家长和考生对出国留学望而却步,转投高考。家长刘先生就透露,孩子是国际班的学生,已经被国外的学校录取,因为疫情的原因打算复读一年,参加国内高考,放弃国外大学。他们也即将成为“复读大军”的新生力量。
    但是否复读,并不是一道是非题,而是一道综合题——不仅要客观分析考生高考失利的实际原因,同时也要就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做系统规划。
    复读热今年再“发酵”
    “复读”,这一小众组织,历年都不缺少“拥趸者”,今年更甚。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原本的教学秩序,让高三生宝贵的冲刺时光只能在线上完成。同时,随着北京、天津、海南等地今年初次启动新高考制度,让今年的高考成绩更是蒙上一层“霜”。
    从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考复读学校精华学校了解到,自7月7日北京高考开考首日起,该校便不断接到家长关于复读的电话咨询。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来报名复读的总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其中,超过600分的高分复读考生,相比去年同期上涨约三成。此外,受国外疫情蔓延的影响,海外留学生复读回流参加高考、国际部高中生转为参加国内高考也成为很多家长与考生的选择。据校方透露,自今年3月份至今,已接到数百个留学生或国际学校学生咨询“回流”参加高考的电话。
    放眼全国。2020年,全国共计1071万考生,其中,14个省份复读生超过20%。根据数据显示,高考大省河南,复读生人数已经超过四成。业内人士预计,鉴于2020年的特殊性,2021年高考复读人数将会可预见地增加,竞争也将随之加剧。
    是否复读 看“人设”
    高考发挥失常、复习节奏没跟上、心态调整不到位……在1万名“复读大军”中就有1万个关于高考失利的理由。但是否适合复读?怎样的“人设”才有可能在“二次高考”中“逆袭”成功?业内专家给出客观分析。
    精华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往年数据与今年的高考形式分析,三类学生适合复读——第一类,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考上更好的大学,获取一个更高的人生起点,得到更好的未来发展。比如李同学,去年高考619分,分数不足以报心仪的医学专业,于是选择复读一年再战高考,在复读一年李同学分析失利原因,明晰基本概念,按部就班的复习,今年以699的分数考入清华大学。
    第二类,因为没有发挥自己应有水平,高考成绩不理想,想要把自己遗憾的那个部分重新弥补回来。比如莫同学,因为备考心态不稳,学习效率不高,总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导致去年高考分数545分与她真实的水平相差很多。复读的这一年,她吸取第一年的教训,建立知识体系、受身边同学的影响用更阳光的心态看待学习,今年考出639分的理想成绩。
    第三类,一些同学由于没有把握好高三的备考节奏,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到了备考后期冲刺时才进入学习状态,而此为时已晚,已来不及提升与弥补。比如王同学,在高一高二基础不扎实,高三才开始追赶,复习节奏与同班同学相差很多,去年高考分数并不理想。复读一年的时间,他紧跟老师的上课进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填充知识的漏洞,今年他的分数上升一个台阶,从一本水平上升至211水平。
    是否复读 看政策
    复读,这一基本看考生心情、意志而转移的决定,在近年,越来越受到政策的约束。部分省份除取缔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政策外,还对考生考试所在地、被大学录取后不到校报到等作出明确限制和惩罚措施。
    2020年上半年,贵州、四川等地相继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对于招收复读生、举办复读班进行限制,其中部分地区甚至要求公办高中、普通高中严禁招收复读生。今年高考后,黑龙江省大庆市教育局也明确表态: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普通高中不举办复读班,想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广东省则要求,从2021年起,复读生不得跨市借考,广东省户籍的往届生一律都要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其实对于公办学校禁收复读生的限制,在多地早已屡见不鲜。2019年,云南、湖北等地便明确公示,要求各地的公办类普通学校严禁招收复读生,严禁占用公共教学资源。
    可以预见,虽然到2021届复读生将会因疫情增加,但由于这些规定的出台,部分地区的复读生将不能享受以往的教学资源,仅能进入私立高中或民办复读学校。
    相对于以上省份对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的“红线”,高考大省也是复读大省的河南,则把约束的范围指向了那些已经被录取却不到校报到的考生。早在2018年,河南省就出台规定,考生一旦被大学录取而没有报到的,计入失信档案;复读生高考填报志愿减少到1至2个。“铁拳”政策,将复读生的“紧箍咒”再次缩紧。
    是否复读 看“队友”
    今年,北京、天津、海南等地进入新高考元年。对于新的高考政策,不少考生出现“眩晕”的症状。不过,元年已过,再复读不过“旧路重走”。但对于即将进入新高考元年的其他省份,2021年是否加入复读大军,就是一道十分微妙的选择题了。与旧高考制度不同,新高考政策与其说在单独考查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如说在对学生的“选科”能力进行判别——在同一选考组中,“队友”的表现将直接影响考生的赋分成绩。“冷门学科”与“热门学科”在赋分表现上将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专家分析,高考改革对应届生和复读生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复读生来说,“弊”在于,首先,他们对于这种全新的考查模式是陌生的,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适应;其次,选考科目固定。由于复读生仅有一年新高考的备考时间,所以,在必须要参加等级性考试的前提下,一般只能在“物化生”和“史政地”两个组合中“二选一”,大多享受不到由高考改革带来的选科自由;此外,等级赋分容易吃亏。尤其是原来的理科生,复读后如果仍选考“物化生”,必然面临着“学霸之争”,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如果竞争力不强,很有可能赋到比以往更低的分数。
    而“利”则在于,复读生的基础更加扎实,考试经验比较丰富,特别像是浙江地区保留成绩的政策,复读生相对应届生明显更有利,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少数几门学科。
    对于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6省,新高考已经平稳落地。而对于2021年依旧实行老高考的17个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来看,高考政策也相对稳定,选择复读的风险系数也较为可控。但即将在2021年迎来新高考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考生,是否复读就需要慎重考量。

栏目导航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04-2020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