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

高考

新都网>教育>高考>正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

http://www.newdu.com 参加讨论 2018/11/3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一、区分史实与解释,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史学家本身由于受到时代、经验、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尽管史学家们努力避免)来选择历史材料,这使史学家们在解释历史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偏差。有了这种“以史家为中心”的认识后,学生才会去区分史实与解释,并大胆地对各种历史解释投以审视的目光,进而为开展理解和评析奠定心理准备。
    不同的历史解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历史解释之间不存在实质的冲突。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史观作为观察历史的视角,解释历史的模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相对性,还要帮助学生界定和理解各种史观。另一种是观点的对立,即不同的解释之间,互有出入,构成了实质的冲突。这就涉及不同解释的正误、深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明了各方解释、评判的不同之处,并能从来源、依据、理念、目的等多个方面,解释彼此的矛盾冲突之本质所在。
    二、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观论述、有理有据,就要求教师提供足够的、合适的材料,预设好学生思维推进的逻辑路线。
    三、能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更多地表现为通过教师“教材问题化”的努力,将静态的教材打造为问题的素材。
    四、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所谓以史为鉴,就是要通过对已有历史的解读,孕育出历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角,来涵养出“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审视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
    注:以上内容选编自周云华、黄飞老师的文章“例谈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2017年05期。补充几点内容:1、该文的结构体系来自最新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尽管该课程标准还未正式公布。2、这篇文章是例谈,所以每一部分均有具体实例,这些实例很有价值,如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百家争鸣中解放“被束缚”的思想,工业革命中技术进步与传统既得利益的冲突等,限于篇幅,无法详细论述,如有兴趣,建议找来杂志阅读原文。3、就我看来,可对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进行简化:史观、史料、问题、现实,也就是说要想正确地解释历史,首先要有基本的历史观知识,其次要占有足够的史料,再次还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最后还要有关照现实的眼光。
    

栏目导航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04-2020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