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

高考

新都网>教育>高考>正文

运用“三W”解答2012高考文综(历史)41题

http://www.newdu.com 参加讨论 2018/12/3


    运用“三W”解答2012高考文综(历史)41题
    湖南省华容县第三中学 周振飞
    历史观点评析型材料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下面笔者以2012年全国文综历史卷(新课标版)第41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例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冲击—反应”模式的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笔者反对此说,因为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过是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次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理由如下:
    一、从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只不过是刺激了清政府内部的开明官员迈开向西方的实际进程。
    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洋务运动在中央得到最高统治者西太后的支持,在握有实权的地方督府主持下进行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可能会突破“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
    二、从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百日维新发生的次要原因。
    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它们分别为百日维新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和思想基础。
    三、从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只不过是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而已。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它们分别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思想和组织基础。
    四、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凡尔赛和约,中国主权遭受践踏,只不过是五四运动的发生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冲击—反应”模式过分强调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容易导致祟洋媚外的倾向。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解题步骤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W”。
    第一个“W——what”即考生首先要找准评论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再判断表态。依据材料谈启示首先明确材料的观点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个“W——why”是指为什么赞同或反对的原因。考生一定要精选史实。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不一定要求全面,但绝对要求精选。
    第三个“W——how”是指我们应当怎么样。可以回答坚持正确的观点以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说明观点错误的实质而加以反对或吸取的教训等。
    解题技巧:
    1.坚持一个标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评价历史现象最根本的标准。在历史上,凡是促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人和事都是进步的,反之,则是消极的落后的。
    2.运用两个观点。历史的观点,我们一方面要用历史的观点,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评论,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另一方面,要用辩证的观点,注意分阶段评价、注意主客观评价法。
    3.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多数情况下要“依据所学的知识”。

栏目导航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04-2020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