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网

高考

新都网>教育>高考>正文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

http://www.newdu.com 参加讨论 2019/4/15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
    (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   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点
    矛盾的观点
    1、对立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
    2、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3、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它构成这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表现在: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②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它们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1)有助于我们掌握(或者说要求我们懂得利用)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有助于我们掌握(或者说要求我们做工作时要运用)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复杂事物的多个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同时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次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
    7、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原理内容】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又有主次方面,是两点和重点的统一。(什么是两点论和重点论?)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找中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企业应该怎么做?
    (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2)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4)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降耗、生态环保)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6)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7)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诚信、品牌)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8)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规模)
    (9)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二、如何认识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
    (1)主要表现
    答题模板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理论依据
    答题模板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
    答题模板①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③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⑤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栏目导航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04-2020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