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试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公务员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注册 | 登陆 | 注销 | 会员中心 |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频道-新都网 >> 公务员考试 >> 时政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申论文章甩开对手的化功大法:锤炼语言文字 彰显文章个性

http://www.newdu.com 2010/4/19 中公教育 申论名师团队 参加讨论

    今年13省申论考试大纲对“文字能力”的说明大都沿用了2010年国考大纲的相关表述:“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这一要求无疑也是有特色的。何谓“指定的”语种?语种当然是语言种类,“指定的”当然是指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按照国家法律和机关工作实际的要求,申论考试“指定的语种”,只能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其对应的规范汉字,不能运用古文或英语。

     从以往考试经验看,有些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的确是影响成绩提升的一个瓶颈。既然今年的考试大纲首次明确了语言种类等要求,考生就应该把握方向,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以实现瓶颈突破和分数提高。其一要把握语种的正确性。要保持语言的纯净,避免在答案中夹杂脱离语言环境的英文单词或古文、方言等。其二要把握语言的规范性。申论的作答一般要采用政论语体,符合机关行文的规范,保持良好文风,运用政论性、说明性文字要严谨平实、大方得体。其三要适度追求语言的生动性。所谓适度,是指符合机关行文规范和政论语体要求,这是申论作答中运用语言的前提。但如写作类试题的作答要求中有“语言生动、富于鼓动性和感染力”等字样,就要在把握分寸的前提下力求提高语言的生动性,使用丰富的词汇,适当引用大众口语俗语和流行热词,适当引用经典和自创文采斐然、琅琅上口的警句;灵活恰当地运用修辞方式,如比喻、反诘、感叹等,使用排比整齐、富有气魄的句式,增强语言魅力,以引起阅卷者的正面评价。

     申论总体得分的大项在于文章,而多数考生的弱项也是文章。考生在文章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上的,思考问题不深,写不出有实质意义的内容;二是形式上的,不懂得文章的一般要求和申论的特殊要求,写起文章来主观先行,照搬套路、千篇一律,开头结尾加对策,三大段构成一篇文章。按照近年国家和省级申论考试评分的规律来看,有个性锋芒而不咄咄逼人、勇于展示自我又不违反公务员身份的文章得分较高,这表明了阅卷者的取向,也为考生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文章观点上、结构上、材料上、语言上都要立足政府角度和公务员身份,彰显个性,展示自己与其他考生的差异性,使通过文章表现出的“4种能力”对阅卷者来说具有说服力,拉开与对手的竞争差距。在总体内容正确——观点准确、语言得体的基础上,作答表现出的个性特征越鲜明、越强烈,越能说服打动阅卷者,与对手的距离也就越大。所以,申论作为主观型试题的考试,一定程度上是作答者之间个性魅力的竞争,有分寸、有节制地寻求你与对手的差异化,并且扩大这种差异,把独特的思考结果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你的魅力就展露出来,相比于对手的优势也就建立起来了。

     那么这种个性化表达有没有速成的途径呢?其实在文章的4个环节是可以画龙点睛的,在最易抓住阅卷者视线的地方,进行一些巧妙的设计,不用费太大功夫,就能凸显自己文章的与众不同,争取一定程度的加分。

    这4个环节在于:标题、开头、结尾和每段的首句。标题要拟得醒目,既能深刻揭示主题、文体,又富于文字表现力。最好能从格言成语中化用,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举必以非常之力”;文章的第一段和每一段的开头(即首句)都要用心设计,在开头和首句醒豁地表明观点,概括全文、全段的主旨。首段、首句要把问题的概括、观点的申明用引人注意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运用领导人的名言和文化经典警句来加以突出、唤起重视;全篇的结尾要圆满、有力。运用权威或经典论述,提高理论层次,并且展示问题解决的趋势,说明问题一定能解决、现状一定能改善、前途一定有希望,语言斩钉截铁、干脆有力,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在圆满作结、令人欣慰之余,还要留足空间,拓展主题的内涵,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只要这4个环节能设计好,吸引阅卷者的亮点能够与文章的主体内容相得益彰,考生完全可以有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的文章
快速导航
考试用书
信息检索
站内   百度   Google
辅导课程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com
  本网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newdu2004@tom.com
  • 公务员考试栏目导航
  • 招考资讯
    考试新闻
    政策法规
    公告通知
    综合新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综合指导
    言语理解与表达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公共基础知识
    行政历年真题
    行政模拟题
    行政专项训练
    公共基础历年真题
    公共基础模拟题
    时政申论
    申论指导
    专家预测
    热点剖析
    申论范文
    申论历年真题
    申论模拟题
    专业笔试
    法律知识指导
    其它知识指导
    专业历年真题
    专业模拟题
    法律法规
    面试指导
    面试指导
    面试热点
    面试真题解答
    面试历年真题
    面试模拟题
    备考经验
    考生心得
    综合辅导
    综合辅导
    网友上传
    综合辅导
    真题解读
    专家访谈
    专家解读
    图书导读
    其它考试辅导
    三支一扶考试
    村官考试
    选调生考试
    社会工作者考试
    报关报检考试
    军转干考试
    招警考试
    银行、农村信用社
    公开选拔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为公务员考试考生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共基础知识、面试等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地方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