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试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公务员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频道-新都网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提出对策 >> 正文

申论备考技巧:三步走破解提出对策难题

http://www.newdu.com 2019/3/25 中公教育 苏晓康 参加讨论

    2019省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生在行测备考的同时,必然也对申论开始了准备。很多考生在学习中发现,行测复习的收获感很强,掌握了做题方法,做题效率和准确率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申论却无从下手,不写不会,写了不对,从而打消了申论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积累到相应的方法去破解申论难题。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谈,如何运用方法技巧,破解申论大纲中涉及的提出对策类题目。
    一、精准审题确定作答思路
    对于申论题目,很多同学拿到试卷之后,只是与题干信息具有“一面之缘”,一扫而过,慌里慌张的回到材料寻找答案要点,生怕浪费了一丝一毫的时间。殊不知,在申论考试中,越来越多的题目都会在题干中给予提示,明确告知核心作答的内容,如果能够理解清楚题干含义,对于作答而言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那审题这么重要,着重去审哪些信息呢?对于提出对策类题目,审题第一步,明确题目问数, 关注题干中的并列关联词。如国考中测查过一道题目:“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及亚马逊河出现的生态危机及治理举措,请进行归纳,并谈一谈对于黄河治理的启示”。这道题目题干结构复杂且内容较多,但是如果能够关注到其中的“及”“并”两个表示并列的关联词,则能够清晰的判断出本题涉及三问,要分为三部分进行作答。审题第二步,关注题干中给出的身份,不同的身份的职责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如面对村镇污染企业,问你怎么办?普通民众会认为要关停,而政府工作人员则要考虑帮助企业进行整改,使其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审题第三步,明确字数多少,根据字数决定语言精炼程度,以及是否分段。
    二、回到材料寻找对策要点
    很多同学在审题结束后,回到材料发现一无所获,不知哪些是对策,以及如何去提出对策。其实,提出对策并不难,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拉姆雷特”,只要能够将问题解决的对策便是好对策,无需过分纠结。提出对策的方式总共分为三种,第一,根据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或原因提出对策,对于问题/原因的话,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如问题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对策回答为“完善基础设施”即可,但是要注意,部分问题难以直接解决,需要找寻原因进而作到“缺什么补什么”,如“交通拥堵”,这是一个问题的带来的影响,所以要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如原因为“公交站点设置过于集中”,则对策为“科学合理设置公交站点”。第二,根据案例型材料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如果材料都是围绕案例进行描述,则只需将案例型材料中的做法找出来,如果是成功的做法,则只需将对策转化为普适性做法即为对策。如果是失败的做法,则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所在,得出具体的对策。如“亡羊补牢”带来的对策为“防范未然,及时修正错误”,如“拔苗助长”带来的对策为“遵循自然规律,不可急功近利”。第三,找寻到材料中已有的对策作为答案要点,只需关注材料中的对策词即可,如“应该、必须;加强、完善”等副词和动词,准备定位要点。
    三、根据问数合理确定答案排布
    很多同学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如果题目涉及到问题和对策两问,要如何书写?对于这样一种情况,建议同学们将其分开进行做法,分为两段进行书写。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原因就在于问题和对策难以一一对应,因为有的时候两个问题,可以用同一个对策来解决。如“食品流通环节不规范”“食品企业违规生产、加工”,这两个问题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便是“加强日常监管”,所以两个问题,一个办法即可解决,没必要重复表述,如果一一对应书写则难以对应上。
    以上关于提出对策类题目的三步作答思路,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效掌握。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充足准备,必能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的文章
快速导航
考试用书
信息检索
站内   百度   Google
辅导课程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com
  本网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newdu2004@tom.com
  • 公务员考试栏目导航
  • 招考资讯
    考试新闻
    政策法规
    公告通知
    综合新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综合指导
    言语理解与表达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公共基础知识
    行政历年真题
    行政模拟题
    行政专项训练
    公共基础历年真题
    公共基础模拟题
    申论
    综合指导
    文章写作
    归纳概括
    贯彻执行
    综合分析
    提出对策
    专家预测
    热点剖析
    申论范文
    申论历年真题
    申论模拟题
    专业科目
    法律知识指导
    其它知识指导
    专业历年真题
    专业模拟题
    法律法规
    面试
    综合指导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热点
    面试真题解答
    面试历年真题
    面试模拟题
    备考经验
    考生心得
    综合辅导
    综合辅导
    网友上传
    综合辅导
    真题解读
    专家访谈
    专家解读
    图书导读
    其它考试
    三支一扶考试
    村官考试
    选调生考试
    社会工作者考试
    报关报检考试
    军转干考试
    招警协警考试
    银行、农村信用社
    公开选拔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
    国企招聘考试
    基层公益性岗位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为公务员考试考生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共基础知识、面试等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地方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