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试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公务员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网站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频道-新都网 >> 公务员考试 >> 面试 >> 面试热点 >> 文化热点 >> 正文

面试热点:将减负落到实处,助孩子回归天性

http://www.newdu.com 2020/3/14 中公教育 陈秋睿 参加讨论

    【热点背景】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各种“减负令”“禁令”“规定”“紧急通知”等文件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然而,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沉重,家长质疑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政策的初衷与实际的效果背离如此之远,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减负错了,还是减负的方式错了?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决不是一个单一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其背后涉及的是教育观、人才观和相应的机制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大问题,说到底,它的落脚点是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家未来。
    【模拟试题】
    早在1955年教育部就已针对学生的减负问题发过文,但是半个世纪以来,减负的话题却还未淡出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沉重,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中公教育专家参考答案】
    当下,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了社会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减负已经跑偏变味,不增反减的负担让学生苦不堪言,遏制当下态势,已经刻不容缓。
    过重的学业压力挤占了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心理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调查显示,如今的孩子不是“豆芽菜”就是“小胖墩”,没时间锻炼身体是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大量课业的堆积导致原本应该有趣的科学文化知识变得令人讨厌,许多学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题目心里就感到烦,做题时也是心不在焉的,原本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在大量的课业面前,也变得些许麻木了;
    另外,许多家长也因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将学校减下去的负担,在课外给孩子补上,教育支出越来越高,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不得不提的是,全社会对减负的强有力呼声,换回来的越减越多的负担,公众也因此对教育改革产生了质疑。
    如何减负,这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未解题,挖的越深,看的越透。不减反增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当下“唯分数论”的思想,学校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课表搞两套,一套按照部颁标准编排,应付检查,一套按学校规定编排,实际操作,瞒天过海,骗过上级的教育检查。
    深层次下,是更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然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却没有一个科学的把控。甚至有的家长盲目攀比,没有看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看别的家长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什么资料,看别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上什么班,不看孩子是否需要,不给孩子发展空间,还美其名曰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核心原因还有当下的升学压力,学生课业负担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基本呈递增趋势。考试一直在改革,但考试改革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习主席曾说,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减负的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难关,想要攻克,务必全社会共同发力。
    首先,端正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而且要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和老师方面要彻底摒弃唯分数论的思想,让校园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家长要破除“学而优则仕”的说辞,要清楚的考虑,根据孩子特点帮助其选择成才之路;社会方面,要转变用人机制,淡化文凭、学历、名校等标签在用人上的硬性标准,选人的关键在于能力,在于知识结构,从拼文凭走向拼能力,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减负问题就容易多了。
    其次,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制定一套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还要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思维力、情商、逆商等等,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在校期间除了为学生讲授基本课业知识以外,要在严格的监管下增设素质教育课程,增开体育、艺术或者是编程等兴趣活动,让孩子的时间投入到更多元化的发展选择之中。
    最后,强化政策导向。
    政府在教育机制、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社会用人机制等方面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减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从而真正解放学生,使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将减负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学校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还祖国的未来以朝气蓬勃。

(责任编辑:admin)


查看更多关于的文章
快速导航
考试用书
信息检索
站内   百度   Google
辅导课程
特别说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都教育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都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都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新都教育)”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newdu2004@tom.com
  本网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newdu2004@tom.com
  • 公务员考试栏目导航
  • 招考资讯
    考试新闻
    政策法规
    公告通知
    综合新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综合指导
    言语理解与表达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公共基础知识
    行政历年真题
    行政模拟题
    行政专项训练
    公共基础历年真题
    公共基础模拟题
    申论
    综合指导
    文章写作
    归纳概括
    贯彻执行
    综合分析
    提出对策
    专家预测
    申论热点
    热点剖析
    申论范文
    申论素材
    申论历年真题
    申论模拟题
    每周一练
    专业科目
    法律知识指导
    其它知识指导
    专业历年真题
    专业模拟题
    法律法规
    面试
    综合指导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热点
    面试真题解答
    面试历年真题
    面试模拟题
    每日一练
    备考经验
    考生心得
    综合辅导
    综合辅导
    网友上传
    综合辅导
    真题解读
    专家访谈
    专家解读
    图书导读
    其它考试
    三支一扶考试
    村官考试
    选调生考试
    社会工作者考试
    报关报检考试
    军转干考试
    招警协警考试
    银行、农村信用社
    公开选拔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
    国企招聘考试
    基层公益性岗位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为公务员考试考生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共基础知识、面试等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地方公务员考试辅导资料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4-2009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8993号
    本站为非经营性网站,收藏资料纯属个人爱好,若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newdu2004@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