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品教程

2010/10

互联网
|

字号:

    四、对比式

    对比式就是通过成绩和问题的对比,或者通过两个截然相反事件的对比来作为开头的。这样开头的特点是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反差。通过反差来鞭策人,催人奋进。同时这样的开头还有一种使人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示例一

    承德模式的启示《半月谈》2006年第三期,语言表达上做了调整。

    王永前

    “中国式扶贫”这艘巨轮驶至今日,取得了骄人成就。然而,扶贫步入最后攻坚“关口”,阻力陡增,难度加大。一是剩余的绝对贫困人口分布更散,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社会发展程度极低,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无疑是场硬仗;二是刚刚脱贫的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尚弱,稍有闪失便有“返贫”之虞。在这一大背景下,河北省承德市趟出的以转移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为特色的扶贫新路,颇具现实启迪意义。示例二

    民生的诘问《半月谈》2006年第十五期。

    苏北

    中国的经济形势再一次引发了世人的震惊:在宏观调控和发展转型的双重制约中,增长速度、外贸顺差、财政收入,依然创下了新高。 欣喜之余,我们也禁不住涌出深深的忧虑:时下的经济增长距离科学发展的指标为什么还是渐行渐远?

    不少专家乐观解说:从理论看,潜在的增长能量还未完全释放出来;从大势看,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力量正十分强劲;从市场看,高增长下依然还是较低的通胀指数。可是,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民生的尺度去重新审视、去深入思考,我们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我们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示例三

    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用工需求减少,加上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农民工集中返乡,是一种现实挑战,但其中也有机遇。

    示例四

    从九华山模式说起

    张小龙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中涉及的房屋拆迁工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既有开发商和个别地方政府的野蛮拆迁,也有被拆迁户的漫天要价。拆迁工作可谓是举步维艰。正当各地拆迁工作艰难进行的同时,“九华山模式”的出现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和群众的关注,南京市政府在九华山拆迁工作中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取得了拆迁群众满意、工程进展顺利的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