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精品教程

2010/10

互联网
|

字号:

    (三)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版头没有红色反线,在发文机关的后面没有“文件”字样,仅用套红大字印上发文机关名称。其下书写标题和通告编号。

    通告的结构与格式:

    通告的结构由标题、发文编号、正文和成文日期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通告的标题可以有四种组成方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文种;事由+文种;单独由文种构成。

    2.发文编号。一是不编号,或者将编号置于标题之下,用圆括号扩住;二是用公文发文号的编号方法,由机关代字、年号、序号组成。

    3.正文。由引据、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引据,开头概括地写出发布通告的根据,交代缘由后用“现通告如下”领起下文;主体,即通告事项,写清何时、何地、何机关或何人作出了什么重大规定,或是要进行什么重大工作,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如果事项较多,可分条列项,逐一写出。结语,可不设结语,也可用“特此通告”作结。

    4.成文日期。或在文末落款处写上年月日;或是用题注方式,即在通告标题之下,用圆括号括起,写明年月日。

    (四)议案

    撰写议案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公务活动,是提议案人根据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向人大提出议案,一经提交大会审议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未通过则作为建议处理。

    1.结构与格式

    议案有公文式和表格式两种形式,下面介绍公文式议案写法,其结构一般由首部、正文、附件和落款四个部分组成。

    (1)首部。由标题、发文文号和主送机关组成。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标题要简明、准确地概括议案事由。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码、年号和序号组成;主送机关,是审议议案的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发文字号下一行顶格写受理、审定议案的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名称,加冒号。

    (2)议案正文。这部分是议案内容的具体体现,包括案据、方案、结尾三项内容。案据,就是立案理由,提请本议案的起因、目的和依据,需充分有据又简明扼要;方案,指提请议案的议案具体内容或条款,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写明对提请审议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建议批准采取有关行政手段时,要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今后打算、努力方向及奋斗目标;结尾,是正文部分结束时所用的提请要求,一般用“请大会审议决定”或“现提请审议”这类语言。

    (3)附件。是随议案颁发的法律或地方性法规草案,应标明顺序号和名称。

    (4)落款。由政府行政首长在文尾签署名字、盖名章,还有年月日。

    2.申论真题

    2009年安徽省考申论试题。题目(一):根据“给定资料一”,假定你是人大代表赵××,在提交的议案中需陈述整治凤山路的理由,请用简洁的短语(如:①××问题),概括出无证摊贩导致凤山路“脏乱差”具体表现的6个方面问题。(可以不分先后,也不必展开陈述,6分)

    审题:根据题目要求和分值来看,本题明显跟普通的人大议案不同,它只需要简洁罗列出6个具体问题就行,不作格式和其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