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政法干警招录教育入学考试《文化综合》精品教程

2010/7

易贤网
|

字号:

2025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开放)
安徽
请选择科目

第三节    秦汉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而且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

    汉初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取而代之。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汉武帝所以要用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首先是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种思想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可以作为加强中央统一集权制的理论根据。其次,是由于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就是利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也就是汉宜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自从汉武帝确定“独尊儒术”以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造纸术

    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造纸技术的国家。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造纸技术,但纸在西汉时期的使用还不普遍,帛绢竹木简还是主要书写工具。

    东汉时期,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半岛,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阿拉伯逐步传到非洲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画家。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他依据浑天说理论制造的水运浑天仪,以漏水为原动力,通过转轮系统的转动,近似正确地把天象演示了出来。他于l32年首创世界第一架地震仪——地动仪,并准确地记录了138年在甘肃发生的强震。地动仪是张衡最重要的发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第一台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地动仪是用铜制成的,外形像酒坛,内部竖立着一根“都柱”,周围有八组杠杆与外面相通。酒坛外面挂有口朝下的八条龙,分别朝向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各衔着一个小铜球,有八只向上张着嘴的蛤蟆蹲在每条龙嘴的下面。如果哪个方向发生地震,“都柱”就倒向那个方向,那个方向的龙就吐出铜球,落在下面蛤蟆的嘴里,发出响声。这一地动仪放在洛阳。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为“医圣”。他继承前人成果,总结医疗实践,写成了光耀千古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后来被西晋医学家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杂病论》已具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等对疾病诊断的认识方法。该书还记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药方和药剂制作工艺,直至今日仍有实用价值。

    《伤寒杂病论》从辨症、立法、拟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辨症治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

 

输入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
安徽
请选择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