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政法干警招录教育入学考试《文化综合》精品教程

2010/7

易贤网
|

字号:


    三、降水及其分布

    1.降水的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量一般用毫米表示。在地图上,用线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2)发生冷却过程并有促使水汽凝结的凝结核;(3)空气中的水滴逐渐增大到能降落至地面。

    2.降水的类型

    降水的类型大体分为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三种(图1一5—4)。

    (1)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膨胀上升到达一定高度,空气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做对流雨。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其他地区夏季午后也可发生对流雨。

    (2)地形雨

    暖湿空气在行进途中遇到山地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叫做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3)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到干冷空气上,其中的水汽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叫做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

    全球降水的分布,受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如下(图1一5—5)。

    (1)赤道多雨带

    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带,超过1500毫米,一般在2000~3000毫米。这里全年高温,海洋广阔,水汽来源充沛,蒸发旺盛,对流强烈,所以终年多雨。

    (2)副热带少雨带

    大约在南北纬15~30°,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稀少带。其中以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如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降水最少,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是全球荒漠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在某些地区因受季风环流和地形影响,降水仍很丰富。例如我国副热带地区受季风影响,年降水在1500毫米左右。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乞拉朋齐年降水多达12665毫米,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方。

    (3)中纬多雨带

    中纬地区的锋面、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在500~1000毫米。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降水更多。

    (4)高纬少雨带

    高纬地区全年气温低,蒸发微弱,降水很少,年降水不超过300毫米。